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数据库系统的结构
阅读量:7089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96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数据库系统的 三级模式结构

 
数据库系统是由
外模式
模式
内模式三级构成
 
1.
模式(schema)
模式也称逻辑模式,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,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。
 
2.
外模式(external schema)
外模式也称子模式(subschema)或用户模式,它是数据库用户(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)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,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,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。
 
3.
内模式(internal schema)
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(storage schema),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。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,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。
 
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
 
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,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,使用户能逻辑地、抽象地处理数据,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方式与存储方式。为了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,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:
外模式/模式映像
模式/内模式映像
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
逻辑独立性
物理独立性
 
1.外模式/模式映像
 
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,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。对应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。对于每一个外模式,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外模式/模式映像,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
 
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(例如增加新的关系、新的属性、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),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/模式的映像作相应改变,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。应用程序时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,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,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。
 
2.模式/内模式映像
 
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模式,也只有一个内模式,所以模式/内模式映像是唯一的,它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。
 
物理独立性: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(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),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/内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,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,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。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。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wixy/p/5394674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mac python3 轻松安装教程
查看>>
死磕 java并发包之AtomicStampedReference源码分析(ABA问题详解)
查看>>
如何隐藏 shortcut bar
查看>>
LeetCode 448 Find All Numbers Disappeared in an Array
查看>>
css-position
查看>>
iOS应用签名(上)
查看>>
有趣的border-radius
查看>>
Ubuntu远程Windows
查看>>
Zilliqa生态构建资助计划第三批获奖名单
查看>>
javaSE基础知识 1.1代码注释
查看>>
分享一些 Broadcast 使用技巧
查看>>
Flutter audioplayers使用小结
查看>>
iOS 状态栏的图标
查看>>
如何利用Redis实现延时处理
查看>>
我的python之路01(持续更新中........)
查看>>
应届生想要获取web前端开发岗位?这份技能攻略,面试攻略别错过!
查看>>
如何为Apache Kylin快速开发新数据源?
查看>>
简单解读高阶函数和纯函数
查看>>
深入剖析Vue源码 - 数据代理,关联子父组件
查看>>
阿里VS华为-开源镜像站体验及评测
查看>>